|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产后肥胖可能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肾气亏虚、痰湿内蕴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产后肥胖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相关,需结合体质辨证调理。
1、气血不足
分娩耗伤气血,气血亏虚可导致代谢减缓,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形成虚胖。常伴随面色苍白、乏力懒言,可通过八珍汤加减调理,日常用黄芪、当归炖汤辅助补益气血。
2、脾胃虚弱
产后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易出现食积湿滞,表现为腹部松软肥胖、食欲不振。建议少食多餐,避免生冷油腻,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配合山药、茯苓等健脾食材。
3、肝郁气滞
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影响胆汁疏泄和脂肪代谢,多见腰腹赘肉堆积伴胁胀。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日常饮玫瑰花茶,适当按摩太冲穴疏解气机。
4、肾气亏虚
生产耗伤肾精,肾阳不足则水液气化无力,易出现下肢水肿型肥胖。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温阳利水,食疗推荐黑豆、核桃等,避免熬夜耗伤肾气。
5、痰湿内蕴
脾虚生湿聚痰,痰湿困脾形成顽固性肥胖,多见体形臃肿、舌苔厚腻。二陈汤为基础方剂,饮食需忌甜腻,可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适度运动发汗化湿。
产后调理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节食损伤气血。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优先选择药食同源的调理方式。坚持适度运动如产后瑜伽、快走等,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内分泌恢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分餐制进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控制精制碳水摄入。若体重持续增长或伴随月经紊乱等症状,建议至中医科进行系统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