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牙龈发炎伴随牙齿松动可能由牙菌斑堆积、牙周炎、糖尿病控制不佳、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洁牙、牙周治疗、血糖管理及钙质补充等方式干预。
1. 牙菌斑堆积:口腔清洁不足导致细菌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需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牙线及含氯己定漱口水,药物可选西吡氯铵含片、甲硝唑口颊片、碘甘油局部涂抹。
2. 牙周炎进展:长期牙龈炎发展为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可能与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需进行龈下刮治,药物可选多西环素胶囊、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片。
3. 糖尿病影响: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组织炎症反应,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规范用药,同时进行专业牙周治疗。
4. 骨质疏松:全身骨量减少可能影响牙槽骨密度,需检测骨代谢指标,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药物可选阿仑膦酸钠、雷洛昔芬。
日常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过硬食物,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洁治,出现明显松动需及时进行牙周夹板固定或种植评估。
牙根牙龈肿痛可通过冷敷镇痛、抗菌漱口、药物缓解、牙科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食物嵌塞、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镇痛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适合外伤或急性炎症初期。
2、抗菌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每日漱口3次,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家长需监督儿童避免吞咽漱口液。
3、药物缓解布洛芬可缓解疼痛,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适用于细菌性炎症。须遵医嘱使用。
4、牙科治疗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疗,牙周脓肿可能需切开引流。深度龋齿或牙髓坏死需及时进行牙体修复。
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定期口腔检查可预防复发。持续肿痛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