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长期高尿酸可能引发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结石、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发展从关节损害逐步累及多系统。
1、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表现为突发关节红肿热痛,急性期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慢性期需降尿酸治疗。
2、尿酸性肾结石尿酸过饱和形成结石,可能引起肾绞痛、血尿,治疗需碱化尿液配合枸橼酸钾、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必要时行体外碎石。
3、慢性肾病尿酸结晶沉积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表现为夜尿增多、肾功能下降,需控制尿酸水平并使用苯溴马隆、碳酸氢钠、利尿剂延缓进展。
4、心血管疾病尿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高血压、冠心病风险,需综合管理尿酸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联用氯沙坦、阿托伐他汀、非布司他等药物。
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
血沉升高可能由轻度炎症反应、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炎症反应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刺激C反应蛋白分泌,导致红细胞聚集加速。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奥司他韦等。
2、贫血缺铁或维生素B12缺乏时红细胞数量减少,沉降速度相对增快。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制剂,如琥珀酸亚铁、甲钴胺等。
3、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产生异常抗体,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表现为关节肿痛伴晨僵。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控制病情。
4、肿瘤性疾病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分泌异常蛋白,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骨痛。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后行化疗或靶向治疗。
发现血沉持续升高应完善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并保证充足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