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糖尿病引发手麻可能由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维生素缺乏、腕管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营养神经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
1. 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末梢神经,表现为对称性手套样麻木。需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血糖监测。
2. 微循环障碍血糖异常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手部供血不足。建议使用胰激肽原酶改善微循环,同时加强手足保暖。
3. 维生素缺乏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易缺乏B族维生素,需补充维生素B1、B12制剂,日常增加全谷物摄入。
4. 腕管综合征高血糖引发腕部肌腱肿胀压迫正中神经,表现为夜间麻痛加重。可尝试腕部支具固定,严重者需手术松解。
糖尿病患者出现手麻应定期检查神经传导功能,避免接触过热物品,每日进行手指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抽血后出现低血糖可能与空腹时间过长、采血量过多、胰岛素分泌异常、糖尿病用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采血流程、监测血糖、合理用药等方式干预。
1、空腹时间过长采血前要求空腹8-12小时,但超过16小时未进食可能导致血糖消耗过度。建议采血前晚正常饮食,避免过度饥饿,采血后及时补充含糖食物。
2、采血量过多婴幼儿或多次采血时,失血量超过身体代偿能力可能引发低血糖。建议控制单次采血量,儿童采血后立即喂食,必要时采用微量采血技术。
3、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细胞瘤等疾病会导致胰岛素过量分泌,采血应激可能诱发低血糖发作。伴随冷汗、心悸等症状,需完善胰岛素检测,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缓解症状。
4、糖尿病用药影响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采血前未调整药量易发生低血糖。表现为头晕、手抖,需随身携带糖块,采血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缓用药。
采血后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进食糖果或含糖饮料,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反复发作者需就医排查病理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