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高可能由夜间胰岛素不足、黎明现象、苏木杰反应、感染或应激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降糖方案。
1、夜间胰岛素不足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长效胰岛素剂量不足导致夜间血糖持续升高。建议调整胰岛素类型或剂量,可选用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长效类似物。
2、黎明现象晨间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引起胰岛素抵抗,通常发生在凌晨3-8点。可通过睡前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或DPP-4抑制剂改善。
3、苏木杰反应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多伴有出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需减少晚餐前胰岛素剂量,睡前适当加餐。
4、感染或应激炎症因子升高导致胰岛素抵抗,可能伴随发热、疼痛等症状。需控制感染源,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配合阿卡波糖等药物。
建议定期监测夜间血糖谱,根据血糖波动特点选择个性化控糖方案,同时注意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素、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
1、控制热量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肥胖者需减少摄入,消瘦者适当增加,避免暴饮暴食。
2、均衡营养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
3、低升糖食物选择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品,水果选择低糖品种适量食用。
4、定时定量每日5-6餐,三餐主餐加2-3次加餐,加餐选择坚果、无糖酸奶等,保持血糖平稳。
建议配合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