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缺血性肝炎与淤血肝怎么鉴别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缺血性肝炎与淤血肝怎么鉴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婉婷
林婉婷 河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脏一般有两条血管供血,分别是门静脉和肝动脉。如果门静脉或肝动脉出现血栓,或者本身由于左心衰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肝脏缺血而引起肝细胞缺血造成了坏死、转氨酶升高,这是缺血性肝炎。而瘀血肝主要是由于右心衰或者上腔静脉阻塞,导致肝脏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肝脏肿大。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肝脏是供血不足,而后者是肝脏静脉回流受阻。在临床上需要鉴别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可以查心脏B超进一步鉴别,同时也可以进行肝脏的B超检查,观察门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及肝动脉血运是否良好来鉴别。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伤口多深才会乙肝感染

乙肝病毒通过伤口感染的风险与伤口深度、暴露程度有关,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接触、黏膜暴露、皮肤破损深度超过表皮层、存在活动性出血等情况。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整皮肤,但可通过深层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

1、表皮擦伤:

仅损伤角质层的浅表擦伤,病毒侵入概率极低,无须特殊处理,建议用生理盐水清洁后保持干燥。

2、真皮层破损:

伤及真皮层但未暴露血管的切割伤,存在较低感染风险,需立即挤出污血并用碘伏消毒,必要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3、深层贯穿伤:

深度超过皮下组织或伴有活动性出血的伤口,病毒侵入风险显著增加,需紧急处理伤口并检测乙肝抗体水平,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4、黏膜暴露:

眼结膜、口腔等黏膜接触乙肝病毒阳性血液时,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按高危暴露处理,必须进行暴露后预防。

建议存在乙肝病毒暴露风险者及时就医评估,完成疫苗接种程序,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