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降低血脂的最佳药物是什么?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降低血脂的最佳药物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如果是血脂中的总胆固醇水平,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他汀类药物效果最好。如果是血脂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烟酸类药物,或者贝特类药物效果最好。血脂需要密切监测,因为血脂升高很有可能会导致全身各处的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会诱发冠心病、脑梗死的发生,更有甚者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如果是总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升高,都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和鉴别。目前在临床中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最常用的就是他汀类药物,包括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等,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是烟酸类药物或者贝特类药物。上述药物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服用期间要密切监测好血脂的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包括

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主要有遗传性因素、获得性因素、血液淤滞、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等。

1、遗传性因素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或蛋白S缺乏等基因缺陷可导致血液抗凝机制异常。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深静脉血栓,可能伴随皮肤瘀斑或不明原因流产史。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确诊后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进行预防性治疗。

2、获得性因素

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后天因素可破坏凝血平衡。重大骨科手术后血栓发生概率显著增高,可能伴随患肢肿胀疼痛。肿瘤患者需定期监测D-二聚体,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形成。

3、血液淤滞

长期卧床、心力衰竭或静脉受压会导致血流速度减缓。瘫痪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可降至正常值的十分之一,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建议高危人群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配合踝泵运动促进回流。

4、血管内皮损伤

静脉穿刺、化学药物刺激或感染可损伤血管内膜。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栓发生率较高,可能伴随穿刺部位硬结。临床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物理预防措施,严重时需拔除导管。

5、高凝状态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等病理状态会改变凝血因子水平。孕妇孕晚期纤维蛋白原可升高数倍,可能伴随下肢对称性水肿。需根据孕周调整抗凝方案,禁用华法林等致畸药物,可选用达肝素钠注射液。

存在静脉血栓风险的人群应避免久坐久站,每2小时活动下肢,穿弹力袜改善循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出现单侧肢体突发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未经专业评估禁止自行服用抗凝药物。定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血栓易栓症筛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