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结石卡在输尿管通常由结石体积过大、输尿管生理性狭窄、输尿管蠕动异常、继发性输尿管梗阻等原因引起。
1. 结石体积过大直径超过5毫米的结石难以通过输尿管自然排出,可能卡在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治疗。
2. 输尿管生理性狭窄输尿管存在肾盂连接部、髂血管交叉处和膀胱壁内段三处自然狭窄,结石易在此滞留。可通过解痉药物如盐酸坦索罗辛、黄体酮等促进排出。
3. 输尿管蠕动异常尿路感染或神经调节异常可导致输尿管蠕动减弱,结石移动受阻。需抗感染治疗并使用枸橼酸氢钾钠调节尿液酸碱度。
4. 继发性输尿管梗阻可能与输尿管息肉、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有关,通常伴随血尿、肾积水等症状。需通过CT尿路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
建议结石患者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
肾结石的无创治疗与微创治疗主要区别在于创伤程度和操作方式,无创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微创治疗主要有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
1、无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结石,无须切口或内镜介入,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可能出现血尿或肾周血肿等轻微并发症。
2、微创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置入纤细内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合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术后可能需留置双J管1-2周,存在尿路感染或黏膜损伤风险。
3、微创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需在腰部建立约5毫米通道,通过肾造瘘管置入肾镜碎石取石,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或复杂结石,可能出现出血、肾集合系统穿孔等并发症。
4、选择依据:治疗方式选择需综合结石大小位置硬度、肾功能及患者体质,无创治疗适合简单结石但可能存在排石不全,微创治疗成功率更高但需麻醉和住院观察。
术后均需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残留或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