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结石反复发作后仍出现疼痛可能与结石残留、继发感染、输尿管痉挛或解剖异常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碎石未排净、泌尿系统炎症、平滑肌痉挛及尿路狭窄等。
1. 结石残留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可能残留细小碎石颗粒,移动时刺激尿路黏膜。建议复查泌尿系CT明确残留结石位置,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或排石颗粒辅助排出。
2. 继发感染结石摩擦黏膜易引发尿路感染,表现为排尿灼痛伴发热。可能与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感染有关。需尿培养检查后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
3. 输尿管痉挛碎石过程中输尿管平滑肌持续收缩导致绞痛,通常伴随恶心呕吐。可选用山莨菪碱、间苯三酚注射液或黄体酮注射液解痉治疗,配合局部热敷缓解。
4. 尿路狭窄先天性畸形或反复炎症可能导致输尿管狭窄,阻碍碎石排出。需通过泌尿系造影评估,必要时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狭窄段成形术。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饮食,疼痛持续或发热时需急诊处理。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必要时考虑输尿管镜取石术。
肾内结石通常可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具体需根据结石位置、大小、硬度以及患者肾功能综合评估。
1、适应症:体外碎石适合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结石直径5-20毫米效果最佳,过大的结石可能需要分次碎石或联合其他治疗。
2、禁忌症:孕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肥胖、尿路感染急性期、结石远端尿路梗阻等情况不适合体外碎石治疗。
3、术前准备:需完善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泌尿系CT等检查,治疗前需禁食6小时,必要时需留置双J管预防石街形成。
4、术后处理:术后需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适当运动促进排石,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反应,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
建议碎石后配合药物排石治疗,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每日尿量充足,若出现发热、持续腰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