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退烧的好方法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退烧的好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调整环境等方式治疗。发热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药物。需注意药物间隔时间和剂量。

3、补充水分

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温水、口服补液盐或母乳,防止脱水。

4、调整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调节室温至24-26℃,减少衣物包裹。避免过度保暖影响散热。

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发热期间建议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鹅口疮自己能好吗

新生儿鹅口疮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常见诱因有免疫力低下、哺乳器具污染、母亲阴道感染、抗生素滥用等。

1、免疫力低下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感染,建议家长加强喂养卫生,哺乳前清洁乳头,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

2、哺乳污染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真菌传播,家长需每日煮沸消毒喂养器具,症状持续时可配合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擦拭。

3、母婴传播

母亲产道念珠菌感染可能垂直传播,孕期需规范治疗阴道炎,新生儿发病后建议母婴同步使用克霉唑口腔药膜。

4、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微生态,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非必要药物,严重者需联合口服氟康唑颗粒治疗。

日常注意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若白斑扩散至咽喉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