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洗牙后有血块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洗牙后出现血块通常与牙龈炎症、凝血功能异常、操作损伤等因素有关。
1、压迫止血
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按压出血部位10-15分钟,压力需均匀持续。该方法适用于牙龈轻微渗血,操作时避免反复查看伤口。若血块较大或持续出血,需结合其他处理措施。
2、冷敷
用冰袋包裹毛巾后外敷面颊部,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但禁止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冷敷期间需观察血块是否逐渐缩小。
3、保持口腔清洁
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之后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含漱,浓度不超过0.9%。血块表面形成的保护膜不可强行剥除,防止二次出血。
4、避免刺激
术后48小时禁食辛辣、过热食物及酒精饮料。吸烟者需暂停吸烟至少72小时,因尼古丁会延缓伤口愈合。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出血,建议静养1-2天。
5、及时就医
若血块持续增大伴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凝血功能障碍或深部组织损伤。需排查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系统性疾病,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
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吸管吮吸,睡觉时可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日常建议使用含氟牙膏维护牙龈健康,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若伴随发热或出血不止,须立即复查口腔科。术后两周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促进毛细血管修复和凝血因子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