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痛风疼痛等级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具体程度与尿酸结晶沉积量、关节炎症反应及个体耐受性有关。
1、轻度疼痛:关节轻微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不明显,通常由短期高嘌呤饮食诱发,可通过低嘌呤饮食、多饮水缓解。
2、中度疼痛:关节明显肿胀僵硬,伴随持续性钝痛,影响日常活动,多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痛风相关,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
3、重度疼痛:关节剧烈撕裂样痛伴皮肤发亮,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破裂,需联合秋水仙碱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痛风发作期建议严格限制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疼痛缓解后需监测血尿酸水平。
痛风15天未消肿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痛风通常由高嘌呤饮食、尿酸排泄减少、关节炎症反应、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避免饮酒,增加低脂乳制品、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2、增加水分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可选择白开水、淡茶、苏打水等碱性饮品帮助碱化尿液。
3、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慢性期需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
4、局部护理发作关节可抬高制动,避免受压,疼痛明显时可冰敷,穿着宽松鞋袜减少摩擦刺激。
若持续肿胀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建议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尿酸检测与关节超声评估,长期痛风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