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截肢,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风险和愈合困难四个方面。
1、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因外伤或摩擦引发溃疡而不自知。
2、血管病变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坏死,增加坏疽风险。
3、感染风险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足部伤口极易继发严重感染,可能引发骨髓炎或全身败血症。
4、愈合困难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和微循环障碍,导致伤口愈合缓慢,轻微损伤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出现皮肤破损应及时就医处理,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措施。
糖尿病血压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监测血糖、药物调整、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自主神经病变、脱水、心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少量咸味食物或分次补充水分,避免快速改变体位。每日钠盐摄入可略高于常规建议量,但需监测血糖波动。
2、监测血糖频繁检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诱发血压下降。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时立即处理,可能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过量有关。
3、药物调整在医生指导下减少降压药或降糖药剂量,常见需调整药物包括胰岛素、格列本脲、卡托普利等。禁止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4、就医评估排查自主神经病变或心血管疾病,可能需完善卧立位血压监测、心电图等检查。持续性低血压伴头晕需排除心肌缺血等急症。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应记录症状发生时间与用药关联性,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应急。合并视物模糊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