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血糖不稳定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控制和监测血糖等方式改善。血糖波动通常由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足、药物使用不当、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分餐进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每日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
2、规律运动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间建议固定,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3、药物控制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4、监测血糖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规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糖分。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挂面,但需选择全麦挂面或荞麦挂面等低升糖指数品种,搭配蔬菜和优质蛋白食用更佳。
1、升糖指数控制普通精制挂面升糖指数较高,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建议选择全谷物制作的挂面,每餐控制在50克干重以内。
2、搭配原则食用时需搭配足量非淀粉类蔬菜和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3、进食顺序建议先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最后进食挂面,这种进餐顺序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约1-2mmol/L。
4、监测调整进食后2小时应监测血糖,若餐后血糖超过10mmol/L,需调整挂面摄入量或更换更低升糖指数的主食替代。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需注意定时定量,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