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尿路结石通常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B超对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膀胱结石的检出率较高,但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
1、检出原理:B超通过超声波反射成像,能清晰显示密度较高的结石强回声及后方声影,尤其适用于直径超过3毫米的结石。
2、检查优势:无辐射、可重复进行,能同时评估肾积水程度,对孕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安全性更高。
3、检查局限:输尿管中下段因肠道遮挡可能漏诊,肥胖患者图像质量可能下降,需结合CT尿路造影确诊。
4、补充检查: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时,建议行CT尿路成像或X线腹部平片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检查前建议饮水充盈膀胱,检查后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0.6毫米的尿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动排出。尿结石的排出概率主要与结石位置、泌尿系统结构、日常饮水量、身体活动量等因素有关。
1. 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更易滞留,而下段结石因输尿管蠕动增强更易排出。
2. 泌尿系统结构:输尿管生理性狭窄处直径约3毫米,0.6毫米结石通常能通过,但存在解剖变异者可能受阻。
3. 日常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流冲刷作用,帮助结石移动,建议分次少量饮用。
4. 身体活动量:适度跳跃、爬楼梯等重力依赖性运动可促进结石位移,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肾绞痛。
观察期间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可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量以抑制结石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