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多次碎石治疗可能对身体造成肾组织损伤、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下降、心血管负担增加等危害。
1、肾组织损伤:冲击波能量反复作用于肾脏可能导致局部出血、纤维化,长期可能影响肾脏代偿功能。
2、泌尿系统感染:碎石后残留结石碎片可能堵塞尿路,增加细菌滋生概率,引发肾盂肾炎或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3、肾功能下降:反复碎石可能损伤肾单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严重时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脏病。
4、心血管负担:治疗过程中血压波动和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加重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累积性影响。
建议碎石治疗间隔不少于3个月,术后需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饮食。
老人肾结石较多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干预。肾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水分摄入不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摄入,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每日钙摄入建议800-1200毫克,可预防草酸钙结石形成。
2、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保持尿量充足,避免尿液浓缩。建议分次饮用,睡前适量补水以减少夜间尿液结晶。
3、药物治疗枸橼酸钾可碱化尿液抑制结石形成,双氯芬酸钠缓解肾绞痛,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帮助排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体外碎石对于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该治疗可能与结石位置、肾功能等因素有关,通常需重复进行。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观察结石变化情况。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突发剧烈腰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