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2型生存期30年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2型生存期30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赵蕾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管理可实现30年生存期,关键因素包括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

1、血糖控制

长期稳定血糖水平是核心,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配合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2、并发症预防

重点防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必要时使用ARB类降压药保护肾功能。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模式,控制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以下。

4、定期监测

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评估心血管风险,建立包含内分泌科、营养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

建议患者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课程,随身携带急救卡,出现异常血糖波动时及时联系医疗团队调整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患者服磺脲类药物注意事项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药物需注意低血糖风险、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监测及饮食运动配合。

1、低血糖风险

磺脲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建议随身携带糖果,避免空腹服药。出现低血糖时可服用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

2、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抗生素、抗真菌药可能增强磺脲类药效,增加低血糖风险。合并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肝肾功能监测

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若出现黄疸、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4、饮食运动配合

服药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饮酒。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可适当加餐。漏服药物时不可双倍补服。

建议遵医嘱定期复查血糖,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