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水肿该如何处理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水肿该如何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福强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出现水肿可能由胰岛素导致水钠潴留、血糖快速下降引发渗透压变化、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胰岛素剂量、联合利尿剂、控制钠盐摄入、监测心肾功能等方式缓解。

1. 调整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导致水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剂量或改用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

2. 联合利尿剂

对于明显水肿可短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或袢利尿剂呋塞米,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与磺脲类降糖药联用增加低血糖风险。

3. 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适当增加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的摄入,有助于平衡体内钠钾水平。

4. 监测心肾功能

水肿可能与糖尿病肾病或心功能不全有关,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BNP指标,必要时完善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单侧水肿或突发加重需排除深静脉血栓,日常可抬高下肢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糖h1有什么危险

血糖H1通常提示严重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急性肾损伤、心血管事件等危险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表现为呼吸深快、腹痛、意识模糊,需立即静脉补液并胰岛素治疗。

2、高渗性昏迷

血糖超过33.3mmol/L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出现脱水、嗜睡甚至昏迷,需紧急降糖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3、急性肾损伤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渗透性利尿,可能引发少尿、氮质血症,需监测肾功能并控制血糖。

4、心血管风险

血液高渗状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需心电监护并控制血糖下降速度。

出现血糖H1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酮体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