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肾结石不易排出主要与结石体积过大、输尿管狭窄、尿液量不足、炎症粘连等因素有关。
1、结石体积直径超过5毫米的结石难以通过输尿管生理性狭窄部位,可能卡顿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2、解剖结构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段,最窄处仅2-3毫米,结石易嵌顿于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可尝试α受体阻滞剂扩张输尿管。
3、尿液冲刷饮水量不足导致尿流缓慢,结晶易沉积增大,每日建议饮水2000毫升以上,必要时静脉输注利尿剂增加尿量。
4、炎症粘连继发感染会导致黏膜水肿包裹结石,表现为发热伴肾区叩痛,需先控制感染再用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
建议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需急诊处理。
肾结石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结石成分分析。
1、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结晶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结石活动迹象。
2、血液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可评估炎症程度及肾脏滤过功能,血钙、血尿酸等指标能辅助分析结石形成原因。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筛查手段,CT平扫能精确定位结石大小和位置,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尿路梗阻情况。
4、结石成分分析排出结石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成分,对制定预防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常见类型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和尿酸结石。
确诊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