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非那雄胺不能直接改善前列腺炎症状,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雄激素性脱发。前列腺炎的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药物作用机制非那雄胺通过抑制5α还原酶减少双氢睾酮生成,主要针对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路梗阻,对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过程无直接干预作用。
2、前列腺炎分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慢性前列腺炎可能联合使用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非那雄胺不在常规治疗方案中。
3、症状缓解差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可被非那雄胺改善,但前列腺炎常见的会阴疼痛、尿急等症状需通过抗炎治疗或物理疗法缓解。
4、联合用药情况少数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在医生指导下联用非那雄胺,但需配合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或塞来昔布等抗炎药。
出现排尿异常或盆腔疼痛建议尽早就医明确前列腺炎类型,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日常需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刺激。
B超检查不出输尿管结石可能与结石体积过小、肠道气体干扰、患者体型肥胖、结石位置隐蔽等因素有关。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CT尿路造影或X线检查。
1、结石体积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微小结石可能因超声分辨率限制而漏诊,这类结石多由尿液浓缩导致,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出。
2、肠道气体干扰输尿管中段被肠道覆盖时,肠气会阻碍超声波穿透,常见于便秘或腹胀人群,建议检查前清洁灌肠改善显影条件。
3、肥胖因素腹壁脂肪过厚会衰减超声波能量,导致深部输尿管显像模糊,BMI超过28者建议选择非超声类影像学检查。
4、解剖位置特殊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因角度曲折且被膀胱壁包裹,结石易被漏诊,此时需采用膀胱镜或逆行尿路造影明确诊断。
怀疑输尿管结石但B超阴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并及时复查,可选择低剂量CT检查提高检出率,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