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B超检查不出输尿管结石可能与结石体积过小、肠道气体干扰、患者体型肥胖、结石位置隐蔽等因素有关。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CT尿路造影或X线检查。
1、结石体积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微小结石可能因超声分辨率限制而漏诊,这类结石多由尿液浓缩导致,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出。
2、肠道气体干扰输尿管中段被肠道覆盖时,肠气会阻碍超声波穿透,常见于便秘或腹胀人群,建议检查前清洁灌肠改善显影条件。
3、肥胖因素腹壁脂肪过厚会衰减超声波能量,导致深部输尿管显像模糊,BMI超过28者建议选择非超声类影像学检查。
4、解剖位置特殊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因角度曲折且被膀胱壁包裹,结石易被漏诊,此时需采用膀胱镜或逆行尿路造影明确诊断。
怀疑输尿管结石但B超阴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并及时复查,可选择低剂量CT检查提高检出率,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输尿管结石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描述为突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强度可能超过分娩痛,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梗阻程度以及个体耐受性等因素有关。
1、早期表现: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时表现为腰部隐痛或钝痛,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此时可通过热敷、改变体位缓解。
2、进展期症状:结石完全梗阻时出现刀割样绞痛,疼痛从腰腹部向下放射至会阴,常伴恶心呕吐,需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双氯芬酸钠栓、曲马多。
3、终末期反应:持续梗阻可导致肾积水,疼痛转为持续性胀痛伴发热,提示可能合并感染,需紧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建议发作时记录疼痛特点及伴随症状,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