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痛风结石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治疗逐渐缩小或稳定,但完全恢复正常概率较低。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降尿酸治疗、碱化尿液、局部处理及生活方式调整。
1、降尿酸治疗长期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可溶解尿酸盐结晶,需持续维持血尿酸低于300μmol/L。急性发作期禁用降尿酸药。
2、碱化尿液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制剂可使尿液pH值维持在6.2-6.9,促进尿酸排泄。需定期监测尿pH值避免过度碱化。
3、局部处理体积较大或影响功能的痛风石可考虑手术切除,合并感染时需清创引流。关节镜可用于清理关节内沉积物。
4、生活干预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控制体重并避免关节损伤。戒酒对预防复发尤为重要。
痛风结石治疗周期通常需6-24个月,早期干预效果更佳。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酸及肾功能,同时监测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
肾结石和尿结石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控制体重及定期复查,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随感染时需及时就医。
1、调整饮食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可抑制结石形成。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3000毫升,均匀分配于全天,避免尿液浓缩,尤其睡前需适量饮水。
3、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尿钙排泄,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
4、定期监测每6-12个月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若出现腰痛、血尿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诊。
日常可进行跳绳等纵向运动帮助微小结石排出,但剧烈疼痛发作时需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