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痛风需检查血尿酸测定、关节液分析、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项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结合。
1、血尿酸测定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尿酸值,男性超过420μmol/L或女性超过360μmol/L提示高尿酸血症,需重复检测确认。
2、关节液分析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偏振光显微镜下发现单钠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该检查具有高度特异性。
3、X线检查病程较长者可见关节面穿凿样骨质破坏,早期多无明显改变,主要用于评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骨关节损伤程度。
4、超声检查双能CT或肌肉骨骼超声可发现尿酸盐沉积形成的双轨征,适用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无创优势。
检查前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急性发作期建议完善炎症指标检测,确诊后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
痛风急性发作时可通过药物干预、局部冷敷、抬高患肢和调整饮食快速缓解疼痛肿胀。常用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药物干预秋水仙碱能抑制炎症反应,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减轻疼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严重发作。需警惕药物胃肠道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
2、局部冷敷急性期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关节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炎性渗出,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3、抬高患肢发作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关节腔内压力。建议保持抬高姿势直至肿胀明显消退。
4、调整饮食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可适量饮用低脂牛奶,其乳清蛋白具有抗炎作用。
发作期间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关节负重。症状缓解后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需结合降尿酸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