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痛风疾病的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痛风疾病的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胡乃文
胡乃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痛风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痛风通常由嘌呤代谢异常、尿酸排泄减少、遗传因素、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避免饮酒及含糖饮料,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疼痛。慢性期常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

3、物理治疗

急性发作时可对患处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数次。缓解期可通过低频脉冲治疗仪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且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可选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或痛风石清除术。严重关节畸形者可能需行关节置换术。

痛风患者需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适量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规范用药以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痛风怎样快速止痛消肿

痛风急性发作时可通过药物干预、局部冷敷、抬高患肢和调整饮食快速缓解疼痛肿胀。常用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药物干预

秋水仙碱能抑制炎症反应,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减轻疼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严重发作。需警惕药物胃肠道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

2、局部冷敷

急性期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关节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炎性渗出,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3、抬高患肢

发作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关节腔内压力。建议保持抬高姿势直至肿胀明显消退。

4、调整饮食

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可适量饮用低脂牛奶,其乳清蛋白具有抗炎作用。

发作期间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关节负重。症状缓解后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需结合降尿酸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