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彩超能发现多数输尿管结石,尤其对中上段结石检出率较高,但对下段结石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输尿管结石诊断主要依赖彩超、CT、X线等影像学检查。
1、彩超优势彩超无辐射且操作简便,可清晰显示结石强回声及后方声影,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骨盆入口处等部位的结石敏感度较高。
2、检查局限输尿管下段结石因位置较深,易受肠气干扰导致显示不清,肥胖患者或肠道准备不充分时漏诊概率增加。
3、辅助检查CT尿路成像能明确结石大小位置,是诊断金标准;X线尿路平片适用于阳性结石筛查,但阴性结石无法显影。
4、临床评估需结合腰痛、血尿等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查或采用不同体位扫查以提高检出率。
检查前建议空腹并适当憋尿,减少肠道气体干扰,若高度怀疑结石但彩超未发现,应及时进行CT检查确诊。
缓解肾结石疼痛可通过多饮水、热敷镇痛、药物止痛、体位调整等方式治疗。肾结石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局部炎症反应、尿路梗阻、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小结石排出。建议分次饮用温开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2、热敷镇痛在疼痛区域敷40℃左右热毛巾,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重复进行可增强效果。
3、药物止痛双氯芬酸钠栓剂、盐酸曲马多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可遵医嘱使用。前两者作用于中枢镇痛,后者可解除输尿管痉挛。
4、体位调整采用膝盖弯曲的侧卧位可减轻结石对输尿管的压迫。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变化,防止结石移位加重疼痛。
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随发热血尿时须立即就医,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适度运动预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