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主要有胰岛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失效、急性并发症发作、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
1. 胰岛功能衰竭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需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可选用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2. 口服药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仍超过7.5%,提示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常见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
3. 急性并发症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时,必须立即使用静脉胰岛素治疗纠正代谢紊乱,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4. 妊娠期控糖妊娠期糖尿病经饮食运动控制后空腹血糖仍超过5.3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mmol/L,为预防胎儿畸形需使用胰岛素,禁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规律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同时保持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
甲状腺结节术后复发可能与残留病灶、多发性结节体质、术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
1、残留病灶:手术中微小病灶未被彻底清除可能导致复发,需通过超声随访监测,必要时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或二次手术。
2、多发性体质:部分患者存在多发性结节生长倾向,即使切除现有结节仍可能新生,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
3、激素失衡:术后甲状腺激素替代不足可能刺激结节再生,需调整左甲状腺素钠剂量维持TSH在适宜范围。
4、遗传易感性: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等遗传疾病易导致复发,推荐进行基因检测并加强随访密度。
术后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颈部放射线暴露,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及功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