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失血性休克病人需立即采取止血、补液、监测生命体征等紧急护理措施,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就医。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威胁生命的急症,护理核心在于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与组织灌注。

失血性休克护理首要任务是控制出血源。外出血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四肢大出血可配合止血带使用,记录止血带绑扎时间。内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避免移动加重损伤。快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优选大静脉穿刺,晶体液与胶体液交替输注维持血压。每15分钟监测一次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意识状态与尿量变化。保持头低足高体位增加回心血量,休克体位需将下肢抬高30度。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调至6-8L/分,必要时准备气管插管。所有操作需在持续心电监护下进行,记录每小时出入量,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

失血性休克护理需同步进行病因处理。创伤患者需检查有无骨折端刺伤血管,内脏破裂者禁止经口进食。产科出血需持续按摩子宫,消化性溃疡出血者冰盐水洗胃。输血前需交叉配血,大量输血时注意加温血液制品。休克纠正后仍需监测再灌注损伤,观察四肢末梢温度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建立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补液,维持CVP在8-12cmH2O。做好防寒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防止外周血管扩张加重休克。

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护理重点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急性肺水肿。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保护骨突部位。监测血红蛋白动态变化,输血后复查凝血功能。清醒患者给予心理支持,解释治疗措施减轻焦虑。恢复期逐步增加肢体活动,从被动关节运动过渡到主动训练。出院指导需强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及时返院。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假性囊肿、感染性胰腺坏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胰瘘和糖尿病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1、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后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胰腺炎发作后4-6周形成。囊肿内充满液体,可能导致腹痛、恶心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观察、引流或手术切除,具体取决于囊肿的大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2、感染性胰腺坏死:感染性胰腺坏死是急性胰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患者常表现为高热、腹痛加重和白细胞升高。治疗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进行坏死组织清除手术。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胰腺炎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涉及肺、肾、肝等多个器官。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少尿和黄疸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具体器官功能进行支持,如机械通气、透析等。 4、胰瘘:胰瘘是胰腺炎后胰腺导管破裂导致的并发症,胰液可能渗漏到腹腔或其他部位。患者常表现为腹痛、发热和引流液增多。治疗方式包括引流、内镜治疗或手术修复。 5、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可能损伤胰腺内分泌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定期随访也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需从饮食、运动和护理多方面入手。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和增强免疫力。护理方面,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和暴饮暴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