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肺炎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腱鞘炎和肌腱炎不是同一种疾病,腱鞘炎是腱鞘组织的炎症,肌腱炎是肌腱组织的炎症。腱鞘炎和肌腱炎主要有发病部位不同、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不同等区别。
腱鞘炎发生在腱鞘组织,腱鞘是包裹肌腱的双层套管状结构,具有固定肌腱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肌腱炎发生在肌腱组织,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纤维结缔组织,负责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腱鞘炎常见于手指、手腕等部位,肌腱炎可发生在全身各处的肌腱。
腱鞘炎多由重复性动作、过度使用或外伤导致腱鞘与肌腱反复摩擦引起。肌腱炎通常由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退行性变造成肌腱纤维微损伤引发。腱鞘炎常见于长期使用电脑、乐器演奏等重复手部活动的人群,肌腱炎多见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
腱鞘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可能出现弹响或卡顿感。肌腱炎以局部压痛、运动时疼痛加重为主要特征,可能伴有轻微肿胀。腱鞘炎疼痛多局限于腱鞘走行区域,肌腱炎疼痛范围相对较广。
腱鞘炎治疗包括休息、制动、局部热敷或冷敷,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腱鞘切开术。肌腱炎治疗以休息、物理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部分患者需要肌腱修复手术。
腱鞘炎经过规范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容易复发。肌腱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严重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腱鞘炎复发与重复性动作有关,肌腱炎预后与损伤程度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腱鞘炎和肌腱炎患者均需避免过度使用患处,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饮食上可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日常工作中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预防疾病发生和复发。
心跳得快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贫血等原因引起。心跳快在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通常表现为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等生理性因素可导致心跳加快。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心率可逐渐恢复正常。建议避免过度兴奋,保持情绪平稳,减少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摄入。
心律失常、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电传导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心悸、头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需配合营养心肌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会引起心跳加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持续性心动过速、多汗、消瘦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
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甲状腺素制剂等可能引起心跳加快。这类药物通过兴奋交感神经或直接影响心肌收缩力导致心率增快。若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能导致心跳加快。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以保证组织供氧。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同时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正常心率。若心跳加快反复发作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明确病因。日常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增强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不适。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有助于维持正常心律。
做心脏彩超一般可以吃早饭,但需避免高脂饮食。心脏彩超检查通常无须空腹,但进食过多油腻食物可能影响图像质量。
心脏彩超通过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饮食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小。常规心脏彩超检查前可正常进食清淡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粥等。检查前1-2小时建议少量饮水,保持适度膀胱充盈有助于图像获取。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调整体位,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暴露胸部区域。
若同时需进行经食管心脏彩超或负荷心脏彩超检查,则需严格遵医嘱空腹4-6小时。这类特殊检查可能因食物残留或胃肠蠕动产生干扰。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近期服药情况,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低血糖风险。检查后无特殊禁忌,可立即恢复正常饮食。
检查前24小时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饮料,减少可能的心率干扰。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获得准确结果,检查后及时补充水分。若检查中发现异常,需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完善冠脉CT或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流感宝宝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症状,但并非所有患儿都会发生。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部分患儿会伴随腹泻症状,而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呼吸道症状。
流感病毒感染主要累及呼吸道,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等。当病毒或炎症反应影响胃肠功能时,可能引发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因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受病毒影响。胃肠症状通常与呼吸道症状同时出现,也可能稍晚1-2天发生。
少数流感患儿可能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如频繁水样便、呕吐等。这种情况多与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有关,也可能因发热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表现,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或其他肠道疾病可能。
流感患儿出现腹泻时,家长应注意补充水分,可给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若腹泻伴随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血便,应及时就医排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其他病原体感染。流感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加重胃肠不适,应与食物同服减轻刺激。
血压高与睡眠存在明确关联,睡眠质量差或睡眠不足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而长期高血压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体内压力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进而引起血压升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夜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身体处于缺氧状态,这会刺激血管收缩并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引发或加重高血压。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这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睡眠不规律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血压调节功能紊乱。睡眠质量差还可能影响肾脏对钠的排泄功能,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等睡眠问题,这可能与高血压导致的脑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部分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可能增加夜间排尿次数,影响睡眠连续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时,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脑部小动脉硬化,影响睡眠调节功能。某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可能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间接干扰睡眠节律。
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及时就医,必要时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卧室环境应保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白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质量,但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如出现持续睡眠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