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肺炎
间质性肺炎无法通过中药完全治愈,但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症状。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氧疗。
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肺部炎...
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检查及排除性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患者常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病例有体重下...
机化性肺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方式治疗。机化性肺炎通常由感染因素、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吸入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机化性肺炎多数情况下无法自愈,通常需要医疗干预。机化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
糖皮质激素是机化性肺炎的主要治疗...
机化性肺炎患者生存期差异较大,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预后主要与基础病因、肺功能损伤程度、治疗响应性及并发症控制等因素相关。
特发性机化性肺炎5年生存率超过...
机化性肺炎通常不会癌变。机化性肺炎属于肺部炎症性疾病,多数情况下与感染或免疫反应相关,极少发展为恶性肿瘤。
机化性肺炎本质是肺部炎症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增生,病理表现为肺...
机化性肺炎不属于传染性疾病,不会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机化性肺炎的病因主要有感染后炎症反应、药物因素、结缔组织病、胃内容物误吸等。
部分患者因病毒或细菌感染...
机化性肺炎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网格状改变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表现为肺内边界模糊的淡薄云雾状密度增高影,病理基础为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及炎性...
坏死性肺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康复。治愈率主要与感染病原体类型、治疗时机、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管理等因素有关。
细菌性坏死性肺炎治愈率超过80%,及时使...
化脓性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发热、胸痛等,病情发展可能经历早期呼吸道感染、进展期肺组织化脓、终末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阶段。
早期常见发热伴寒战,体温可超过3...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肿瘤是良性的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复查或干预。良性肿瘤可能因生长位置、体积变化或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功能障碍,少数存在恶变风险。
多数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不会侵袭邻近组织或远处转移。例如皮下脂肪瘤、乳腺纤维腺瘤等,若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每6-12个月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监测变化。部分肿瘤如子宫肌瘤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贫血,垂体腺瘤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此时需通过药物控制或手术切除改善症状。
少数良性肿瘤存在潜在风险,如肠道绒毛状腺瘤可能恶变为腺癌,甲状腺结节中的滤泡性肿瘤需病理确诊性质。特殊位置的脑膜瘤即便为良性,若压迫脑干或视神经仍需手术干预。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其皮肤多发结节虽为良性,但伴随全身并发症风险。
发现良性肿瘤后应遵医嘱制定随访计划,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包膜破裂。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若出现疼痛增大、出血或功能障碍等变化,须及时复查排除恶变可能。心理上无须过度焦虑,但需建立科学的疾病认知与管理意识。
儿童腺样体肥大可能引起耳鸣,通常与腺样体增生压迫咽鼓管有关。腺样体肥大主要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常伴随鼻塞、睡眠打鼾、听力下降等症状。可通过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治疗方式主要有鼻腔冲洗、抗过敏治疗、抗生素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腺样体切除术等。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和炎症,改善咽鼓管功能。家长需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冲洗方法,避免呛水或误吸。每日1-2次鼻腔冲洗可减少分泌物堆积,缓解耳鸣症状。冲洗后需观察儿童是否有鼻腔不适或出血。
过敏性鼻炎是腺样体肥大的常见诱因,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这些药物能减轻鼻黏膜水肿和腺样体炎症,间接改善耳鸣。家长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副作用,避免与其他镇静药物联用。季节性过敏儿童需提前预防性用药。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腺样体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用药前需明确细菌感染指征,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抗生素可消除腺样体化脓性炎症,缓解对咽鼓管的压迫。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能有效缩小腺样体体积。这类药物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才能显效,可显著改善鼻通气并减轻耳鸣。使用时应指导儿童避免仰头过猛导致药物流入咽喉。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腺样体肥大,可在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能彻底解除咽鼓管阻塞,改善中耳通气功能。术后需预防出血和感染,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多数儿童术后耳鸣症状明显缓解,听力逐渐恢复。家长应关注术后睡眠质量和呼吸改善情况。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尘螨等过敏原。鼓励儿童进行游泳等增强鼻部血液循环的运动,但需注意泳池消毒剂可能刺激呼吸道。饮食应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如猕猴桃、牡蛎等食物。定期复查听力及腺样体状态,若耳鸣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有助于减轻鼻充血。
心肌酶升高与心肌炎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所有心肌酶升高都意味着心肌炎。心肌炎可能引起心肌酶异常,但心肌酶升高还可能与心肌梗死、剧烈运动、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心肌炎是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常由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时,细胞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心肌酶释放入血,检测值升高。这类升高通常伴随胸痛、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
非心肌炎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肌酶异常。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肌钙蛋白显著升高且持续时间更长。剧烈运动后健康人群可能出现肌酸激酶一过性增高,与肌肉损伤有关。部分抗生素、化疗药物具有心脏毒性,可能干扰心肌酶水平。
发现心肌酶升高应避免自行判断,需由医生结合病史、检查结果评估。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控制基础疾病,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诊。心肌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限制体力活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儿童鼻炎一般可以适量吃柿子,但需避免空腹食用或过量摄入。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部分患儿可能因过敏或胃肠刺激加重症状。
儿童鼻炎发作期间,鼻腔黏膜处于敏感状态,柿子中的鞣酸可能刺激胃肠黏膜,空腹食用易引发腹胀或反酸。成熟柿子糖分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增加痰液黏稠度,但正常食用通常不会直接加重鼻塞或流涕。对桦树花粉过敏的患儿需警惕交叉过敏反应,可能出现口腔瘙痒或皮疹。选择完全成熟的甜柿品种,去皮后少量食用更为安全。
存在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儿童,或近期频繁打喷嚏、眼睑水肿的患儿,建议暂缓食用柿子。胃肠功能较弱的患儿食用后出现腹痛腹泻,应立即停止进食。鼻窦炎急性发作伴脓涕时,高糖饮食可能影响炎症恢复,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在50克以内。
日常建议家长记录儿童饮食与鼻炎症状的关联性,优先选择苹果、梨等低敏水果补充营养。若食用柿子后出现喘息或荨麻疹,需及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鼻炎患儿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冷刺激,规律清洗鼻腔有助于缓解症状。
牙齿一碰到冷水就疼通常不会肿,但若伴随牙龈红肿、自发痛等症状,可能与牙髓炎、龋齿或牙周炎等疾病有关。冷水刺激引发的疼痛多为牙本质敏感,而肿胀多提示感染或炎症加重。
牙齿遇冷疼痛常见于牙本质暴露,如牙龈退缩、牙釉质磨损等。这类情况通常不会引起肿胀,但可能伴随短暂尖锐痛感。日常可使用抗敏感牙膏,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刷牙时选择软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若疼痛持续数秒以上或反复发作,需警惕牙髓充血或早期牙髓炎。
当冷刺激疼痛伴随牙龈肿胀时,多存在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或急性牙周脓肿。细菌感染会导致根尖区压力增高,触碰冷水可能诱发剧烈放射痛,同时可见患牙周围软组织红肿。这种情况需要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者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控制炎症消退后,再进行牙体修复。
建议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饭后使用含氟漱口水减少菌斑堆积。若疼痛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夜间痛、咬合痛,应及时进行口腔检查,拍摄牙片明确病因。日常注意每年洁牙1-2次,控制含糖饮食摄入,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可预防问题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