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肾结石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液体摄入、规范用药及定期复查,主要预防措施包括限制高草酸食物、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以及每半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1、饮食调整减少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可适量增加柑橘类水果预防结石形成。
2、液体管理保持每日尿量2000-2500毫升,均匀分配饮水时间,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浓茶和碳酸饮料,推荐饮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
3、药物使用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必要时服用坦索罗辛扩张输尿管,疼痛发作时可短期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禁止自行服用钙剂。
4、监测随访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突发腰痛需立即就诊,保留排出结石送检成分分析,合并感染时需完善尿培养检查。
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夜间排尿1-2次可降低尿液浓缩风险,出现血尿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膀胱内结石可遵医嘱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促进排石,同时建议增加饮水量并适当运动。
1、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该药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适用于尿酸成分结石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坦索罗辛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排出。可能引起头晕或体位性低血压。
3、双氯芬酸钠栓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排石过程中的肾绞痛症状。直肠给药需注意局部刺激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4、中成药辅助尿石通丸、排石颗粒等中成药可通过利尿通淋作用辅助排石,需配合大量饮水使用。
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感染时建议及时就医,药物排石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