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肾结石排出时通常有明显感觉,主要表现为排尿疼痛、尿流中断、尿道灼热感或血尿,具体症状与结石大小、形状及位置有关。
1、排尿疼痛结石通过尿道时摩擦黏膜引发尖锐痛感,疼痛常从腰部放射至下腹及会阴,可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
2、尿流中断较大结石可能卡在尿道导致尿流突然停止,需改变体位才能继续排尿,可能伴随膀胱胀满感。
3、尿道灼热结石移动刺激尿道黏膜产生烧灼感,排尿后可能持续数分钟,常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4、肉眼血尿结石划伤泌尿道黏膜导致尿液呈粉红色或洗肉水样,通常为一过性,但需警惕继发感染风险。
建议结石排出期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肾结石可能引发肾绞痛、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尿毒症等危害,按危害程度从轻到重排列。
1、肾绞痛结石移动刺激尿路平滑肌痉挛,表现为突发性腰腹部剧痛,可伴随恶心呕吐。急性期需使用解痉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黄体酮或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解症状。
2、尿路感染结石梗阻导致尿液滞留,易继发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治疗。
3、肾功能损害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萎缩,表现为血肌酐升高。需通过超声评估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
4、尿毒症双侧尿路完全梗阻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紧急血液透析并处理原发病灶。慢性结石性肾病晚期可能出现不可逆肾衰竭。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等高草酸食物,定期泌尿系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