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减肥 > 运动健身

有氧运动的作用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有氧运动的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代谢、控制体重、缓解压力并提升免疫力。主要有增强心肺耐力、促进脂肪代谢、调节血糖血压、释放内啡肽、激活免疫细胞等作用。

1、增强心肺耐力

有氧运动通过持续调动大肌群活动,促使心脏收缩力增强,提高每搏输出量,同时增加肺泡通气效率。长期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运动可降低静息心率,提升最大摄氧量,延缓心肺功能衰退。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锻炼。

2、促进脂肪代谢

运动时身体优先消耗肌糖原,持续20分钟后脂肪供能比例逐渐上升。有氧运动通过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加速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供能。对于超重人群,结合饮食控制可显著减少内脏脂肪堆积,改善体脂分布。

3、调节血糖血压

运动可提高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转移,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同时运动时血管舒张物质的释放能改善内皮功能,使收缩压降低5-15mmHg。糖尿病患者进行骑自行车等运动需注意预防低血糖。

4、释放内啡肽

持续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刺激垂体分泌内啡肽,这种天然镇痛物质能产生愉悦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团体性有氧运动如健身操还能通过社交互动增强心理满足感,对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具有双重益处。

5、激活免疫细胞

适度有氧运动可促进淋巴细胞循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研究发现每周5次30分钟快走能使上呼吸道感染概率降低40%。但需注意过度运动反而会抑制免疫功能,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蛋白质。

进行有氧运动时应选择空气流通的场所,穿着透气吸汗的运动服装,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热身与拉伸。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运动。建议将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并保持每周150分钟以上的规律锻炼时长,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和身体反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运动后血压200/140mmHg危险吗

运动后血压升高至200/140mmHg属于危险情况,需立即就医。运动后血压升高通常与运动强度过大、身体未充分适应运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病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运动后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需及时干预。 1、运动强度过大: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建议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过度负荷。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运动后逐步放松,有助于血压平稳。 2、身体未适应运动:缺乏运动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身体无法及时调节血压。建议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逐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3、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运动后血压升高的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控制慢性病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4、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血压波动更为明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运动后血压异常升高。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运动后血压升高需引起重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控制慢性病风险因素。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压波动。如血压持续升高或伴有头晕、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