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肾内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腰部钝痛、血尿、排尿困难及发热寒战,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隐痛逐渐进展为剧烈绞痛伴感染表现。
1、腰部钝痛:早期结石移动刺激肾盂时表现为患侧腰部持续性隐痛或酸胀感,改变体位可能加重,建议增加饮水量并适度跳跃活动促进小结石排出。
2、血尿: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导致肉眼或镜下血尿,排尿终末时更明显,需进行尿液分析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或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缓解症状。
3、排尿困难:结石阻塞输尿管可引起尿流中断、尿频尿急,严重时导致肾积水,需通过超声评估梗阻程度,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4、发热寒战:合并尿路感染时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脓肾或败血症,需立即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并紧急解除梗阻。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伴呕吐时应及时急诊就诊。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概率较高。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难度较大,中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逐渐增宽更易排出。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存在狭窄或畸形时会影响结石排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输尿管更有利于结石移动。
4、辅助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可帮助输尿管扩张,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特定大小的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结石排出,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