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6毫米的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实际排出概率与结石位置、患者饮水量、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及是否伴随感染等因素有关。
1、结石位置位于肾下盏的结石较难排出,需体位辅助;输尿管中段结石通过概率高于末端结石。可增加跳跃运动帮助移位。
2、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能增加尿流冲刷作用,但需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肾绞痛发作。
3、解剖结构输尿管生理性狭窄段直径约4毫米,6毫米结石通过时可能引起剧烈绞痛。先天输尿管迂曲者排出难度增加。
4、感染因素合并泌尿系感染时黏膜水肿会进一步缩小管腔,需先控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
建议每日保持适量运动并监测排尿情况,若72小时内未排出或出现发热、持续血尿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输尿管结石疼痛可通过多饮水、热敷、药物镇痛、体外碎石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局部炎症反应、平滑肌痉挛、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减少尿液浓缩对输尿管的刺激。家长需督促孩子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2、热敷腰部或下腹部热敷可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绞痛症状。建议家长使用40℃左右温热毛巾外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
3、药物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性疼痛,解痉药如间苯三酚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体外碎石对于直径超过5毫米的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粉碎结石。该治疗可能与结石硬度、定位准确性有关,通常伴随血尿、肾绞痛等症状。
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发热血尿时需急诊处理,日常应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适度运动促进结石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