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晚期死前症状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人晚期死前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晚期临终前症状可能包括严重高血糖昏迷、多器官衰竭、难以愈合的感染性溃疡、心脑血管意外等。

1、高血糖昏迷

血糖超过33.3mmol/L时可引发高渗性昏迷,伴随严重脱水及意识障碍,需紧急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

2、多器官衰竭

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需透析,肝功能异常伴黄疸,心肌细胞广泛坏死,需进行器官支持治疗。

3、感染性溃疡

足部神经血管病变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坏疽,伴随脓毒血症,需清创联合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治疗。

4、心脑血管意外

动脉粥样硬化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表现为胸痛、偏瘫,需溶栓药物阿替普酶或介入治疗。

晚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就医,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生命体征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人什么时候运动好

糖尿病患者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运动时间选择主要与血糖监测结果、药物使用时间、运动强度、个体耐受度等因素有关。

1、餐后运动

餐后1-2小时血糖达峰值,此时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避免血糖骤升。需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2、避开药效高峰

使用胰岛素或促泌剂的患者,应避开药物作用高峰期运动。如速效胰岛素注射后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糖过快下降。

3、晨间注意事项

晨起空腹运动可能诱发黎明现象相关的高血糖,建议监测血糖后再决定是否运动。可先少量进食后再进行运动。

4、个体化调整

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应避免清晨寒冷时段运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宜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每次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变化。

运动时穿着透气鞋袜,携带血糖仪和急救卡,避免单独在偏远区域运动。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运动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