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结石掉入输尿管可能引发肾绞痛、排尿困难或血尿,严重时可导致肾积水或尿路感染。常见原因包括代谢异常、尿路梗阻、饮食因素及遗传倾向。
1、代谢异常高钙尿症或尿酸代谢紊乱可能促进结石形成,表现为突发腰腹剧痛。需增加饮水量,药物可选用枸橼酸钾、别嘌醇或氢氯噻嗪。
2、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或输尿管狭窄可能导致结石滞留,伴随排尿中断或尿频。解除梗阻需手术干预,药物可用坦索罗辛或非那雄胺。
3、饮食因素高草酸或高盐饮食易诱发结石,症状为隐痛或尿色加深。建议低盐饮食,药物推荐碳酸氢钠或维生素B6。
4、遗传倾向胱氨酸尿症等遗传病可致反复结石,多伴家族史。需长期碱化尿液,药物包括青霉胺或硫普罗宁。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菠菜和动物内脏摄入,突发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4毫米的结石通常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B超对结石的检出能力主要与结石成分、位置、设备分辨率以及操作者经验有关。
1、结石成分:尿酸结石等非钙化性结石在B超下显影较淡,可能影响检出率,而草酸钙结石等钙化性结石显影更清晰。
2、结石位置: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更容易被检出,输尿管中下段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
3、设备分辨率:高频探头对微小结石的识别更敏感,部分基层医院的低端设备可能漏诊4毫米以下的结石。
4、操作者经验: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结石检出率,经验丰富的医师能通过多切面扫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建议结合尿液检查评估血尿情况,必要时可通过CT平扫进一步确诊,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