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血糖不稳定可能由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足、药物使用不当、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运动、规范用药、监测血糖等方式改善。
1、饮食不规律高糖高脂饮食、进食时间紊乱会导致血糖波动。建议定时定量进餐,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暴饮暴食。
2、运动不足缺乏运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
3、药物使用不当漏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不规范直接影响控糖效果。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需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
4、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餐后血糖骤升。阿卡波糖、利拉鲁肽等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需配合减重治疗。
建议每日记录血糖变化曲线,就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糖尿病酮体升高一般需要3-7天降至正常范围,实际时间受到酮症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补液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干预等因素影响。
1、酮症程度轻度酮症通过胰岛素和补液治疗可在24-48小时改善,重度酮症酸中毒需5-7天,需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
2、血糖调控持续血糖超过13.9mmol/L会延长恢复时间,建议采用胰岛素静脉泵控制血糖在7-10mmol/L区间。
3、补液治疗充分补液可加速酮体排泄,24小时内需补充3000-5000ml生理盐水,尿量需维持每小时50ml以上。
4、并发症处理合并感染或器官功能损害时需同步治疗,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会使酮体清除时间延长至1-2周。
建议每日监测指尖血酮和静脉血气,恢复期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