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手术指征通常为直径超过6毫米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结石,手术方式主要有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4毫米的结石多数可自行排出,超过6毫米可能需手术干预。结石嵌顿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肾积水,需评估肾功能后决定是否手术。
2、梗阻程度完全性梗阻超过2周或合并严重肾积水时建议手术。梗阻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需紧急解除梗阻。
3、保守治疗药物排石治疗4-6周无效需考虑手术。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排石。
4、并发症风险合并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或顽固性疼痛时需手术。感染性结石可能引起脓毒血症,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治疗。
术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肾结石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结石成分分析。
1、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结晶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结石活动迹象。
2、血液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可评估炎症程度及肾脏滤过功能,血钙、血尿酸等指标能辅助分析结石形成原因。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筛查手段,CT平扫能精确定位结石大小和位置,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尿路梗阻情况。
4、结石成分分析排出结石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成分,对制定预防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常见类型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和尿酸结石。
确诊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