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排出可通过排尿观察、疼痛缓解、影像学检查、尿液检验等方式确认。多数患者会经历结石排出时的典型症状变化。
1、排尿观察结石排出时可能发现尿液中存在沙粒状或小颗粒物体,部分患者会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结石随尿液排出,排尿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感。
2、疼痛缓解结石排出后原先剧烈的肾绞痛会突然减轻或消失,腰部胀痛感逐渐消退,这是结石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的明确信号。
3、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复查显示原输尿管内高密度影消失,肾积水改善,膀胱内可见新发结石影,可客观确认结石位置变化。
4、尿液检验尿液显微镜检查发现结晶减少或消失,尿潜血转阴,尿白细胞恢复正常,提示结石已不在尿路系统造成刺激。
建议结石排出后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避免高草酸饮食预防复发。
输尿管末端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排出。结石卡顿通常由尿路梗阻、代谢异常、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流冲刷作用,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配合蹦跳运动促进结石移动,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肾绞痛。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能缓解疼痛,枸橼酸盐类药物如枸橼酸氢钾钠可碱化尿液。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5-10毫米的结石,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毫米的颗粒。可能与输尿管黏膜水肿有关,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
4、输尿管镜取石用于大于10毫米或嵌顿性结石,通过尿道置入内镜直接取出。可能与输尿管狭窄有关,通常伴随排尿困难、肾积水等症状。
结石排出期间应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适度运动,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