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突然的血糖低可能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低血糖症状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表现和终末期表现。
1、早期表现血糖轻度下降时可能出现心悸、手抖、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伴有明显饥饿感。
2、进展期表现血糖进一步降低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言语含糊、步态不稳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
3、终末期表现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甚至昏迷,需立即就医处理。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调整降糖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与喜欢吃糖无直接因果关系,但长期过量摄入糖分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与糖代谢异常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控制血糖。
2、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必要时使用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药物。
3、肥胖因素内脏脂肪堆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腰围增大、黑棘皮症等。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血糖,推荐低GI饮食结合有氧运动。
4、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导致糖代谢能力下降。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日常需控制添加糖摄入,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低升糖食物,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