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峰时间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峰时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6-10时和冬季寒冷季节。这两个时段因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易诱发心梗、脑卒中等急症。

清晨6-10时是人体血压自然升高的时段,同时夜间水分流失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收缩加剧,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冬季气温降低时,血管收缩反应更为明显,寒冷刺激还会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促进血栓形成。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病人在这些时段需特别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晨起过猛、空腹外出等危险行为。寒冷天气应做好头部和四肢保暖,减少早晚户外活动时间。

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适量补充水分,尤其是睡前和晨起时饮用温水。规律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调整用药时间。冬季可适当增加室内有氧运动,如太极拳、踏步等,避免剧烈温差刺激。出现持续性胸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得的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由口腔感染、皮肤黏膜损伤、泌尿生殖系统操作、基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原发病控制、预防性用药等方式干预。

1、口腔感染:

龋齿或牙周手术可能导致细菌入血,需定期口腔检查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

2、皮肤黏膜损伤:

穿刺、纹身等破坏皮肤屏障的行为可能引发感染,出现持续低热时应及时消毒处理并就医排查。

3、泌尿生殖操作:

导尿或内镜检查可能将肠球菌带入血液,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药物。

4、心脏基础病:

风湿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易形成赘生物,表现为杵状指、奥斯勒结节,需长期服用华法林并监测凝血功能。

存在心脏瓣膜病变者应避免侵入性操作,保持皮肤清洁,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两周需尽早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