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髋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晨僵和关节变形,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钝痛、进展期功能受限、终末期畸形。
1、关节疼痛早期表现为腹股沟区或臀部间歇性钝痛,久坐站起时加重,可能与软骨磨损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药物。
2、活动受限进展期出现髋关节屈伸旋转困难,上下楼梯或穿鞋袜动作受阻,多因滑膜增生和骨赘形成导致。物理治疗配合洛索洛芬钠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玻璃酸钠注射液可缓解。
3、晨僵晨起关节僵硬超过30分钟,活动后稍缓解,常见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需排查免疫因素,可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艾拉莫德片等抗风湿药物。
4、关节变形终末期出现下肢短缩、跛行等畸形,X线显示关节间隙消失或骨性强直。晚期需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日常应避免爬山、深蹲等负重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疼痛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缓解症状。
脚崴后48小时内应冷敷,48小时后可热敷。正确处理方式主要有急性期冷敷、恢复期热敷、药物镇痛、固定制动。
1、冷敷:崴脚后48小时内血管破裂出血,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使用冰袋隔毛巾敷患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
2、热敷:48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15分钟,每日多次。
3、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4、固定制动:严重扭伤需弹性绷带固定或支具保护,避免患肢负重行走,必要时进行X光检查排除骨折。
崴脚后建议抬高患肢,初期避免揉搓按摩,若肿胀持续加重或无法承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