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痛风初期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痛风通常由高嘌呤饮食、肥胖、尿酸排泄障碍、遗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2、增加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
3、药物治疗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炎症和疼痛。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急性发作时可局部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抬高患肢减轻水肿。避免关节过度活动和损伤。
痛风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受凉,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狂犬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病毒感染,中和伤口局部残留病毒,与狂犬疫苗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1、中和病毒免疫球蛋白含高效价抗体,能立即中和伤口处残留的狂犬病毒,弥补疫苗产生抗体前的免疫空白期。
2、阻断感染对于三级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单纯疫苗可能无法完全阻断病毒向神经系统扩散,需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
3、高风险暴露头面部咬伤、深部伤口等高风险暴露部位病毒载量高,免疫球蛋白可提供即时被动免疫保护。
4、免疫缺陷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抑制人群对疫苗反应差,必须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保护效果。
暴露后处置需严格遵循分级预防原则,所有二级以上暴露均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规范处置,24小时内完成免疫球蛋白注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