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外耳道炎引起的疼痛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镇痛、抗感染治疗、物理缓解等方式缓解。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等。
1、局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轻柔冲洗耳道,清除分泌物和痂皮。操作时避免用力过度导致耳道损伤加重,建议由医护人员操作。
2、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镇痛药。禁止自行使用滴耳液镇痛。
3、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滴耳液。使用前需明确感染类型,疗程通常持续7-10天。
4、物理缓解急性期可冷敷耳周减轻肿胀疼痛,每次10-15分钟。避免热敷或自行掏耳,防止炎症扩散。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小孩突然耳鸣可能由耳道异物、噪音刺激、中耳炎、听神经瘤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及时排查环境因素并观察伴随症状。
1. 耳道异物儿童玩耍时可能将小物件塞入耳道,导致耳鸣伴随耳闷感。家长需用额镜检查耳道,不可自行掏挖,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2. 噪音刺激爆震声或持续高分贝噪音可能损伤耳蜗毛细胞,表现为突发耳鸣伴听力下降。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远离噪音源,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3. 中耳炎感冒后细菌感染可能引发急性中耳炎,伴随耳痛、发热。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
4. 听神经瘤罕见情况下耳鸣可能由听神经鞘瘤引起,伴随进行性听力丧失。需通过MRI确诊,治疗涉及显微外科手术或伽马刀治疗。
避免孩子接触尖锐玩具和噪音环境,感冒时注意鼻腔清洁,若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需急诊耳鼻喉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