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可能引发血尿、肾周血肿、感染、输尿管狭窄等危害。体外碎石术作为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其风险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体质密切相关。
1、血尿碎石过程中可能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导致短暂性血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止血,配合多饮水促进排泄。
2、肾周血肿冲击波能量过高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时,可能造成肾实质损伤形成血肿,需监测血压及血红蛋白,严重时需介入栓塞治疗。
3、感染结石碎片堵塞尿路可能诱发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尿痛,术前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可降低风险。
4、输尿管狭窄反复碎石或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输尿管瘢痕性狭窄,后期需通过输尿管镜扩张或支架置入解除梗阻。
术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
肾内结石6毫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结石能否排出主要与结石位置、输尿管宽度、饮水量、运动量等因素有关。
1. 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的结石排出概率较低,需结合体位调整促进排出;下段输尿管结石更易随尿液流动排出体外。
2. 输尿管宽度:正常成人输尿管直径约2-3毫米,但具有一定扩张性。6毫米结石可能通过生理性输尿管扩张排出,若存在先天狭窄则需医疗干预。
3. 饮水量: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可增加尿流冲刷力,建议分次饮用温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4. 运动量:适度跳跃运动如跳绳可借助重力作用促进结石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嵌顿引发肾绞痛。
建议每日观察尿液是否排出结石颗粒,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诊,必要时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