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一般建议不超过3次,实际次数需根据结石硬度、位置、患者肾功能及术后排石情况综合评估。
1、结石特性:磷酸钙或胱氨酸结石硬度较高,可能需增加碎石次数;尿酸结石易被溶解,通常1-2次即可。
2、解剖位置:肾盂结石较易粉碎,输尿管上段结石因周围组织包裹可能需要更多次数,但单次治疗间隔应大于7天。
3、肾功能状态: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治疗频率,避免冲击波对肾实质的累积损伤,必要时转为输尿管镜取石。
4、术后评估:每次碎石后需复查CT评估残留结石情况,若3次后仍有大于4毫米碎片,建议改用经皮肾镜取石术。
治疗期间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出情况。
尿道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尿道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饮食因素等原因引起。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随尿液排出,治疗前需评估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2、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3、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腰部建立通道直达肾脏,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需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进行,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4、开放手术仅用于合并严重解剖畸形或多次微创手术失败者,包括肾盂切开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创伤较大且恢复期较长。
术后应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发热、血尿加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