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痛风疼痛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关节痛,常见于大脚趾、足背、踝关节等部位,疼痛性质可分为灼烧感、刀割样痛、压迫性痛和持续钝痛四种类型。
1、灼烧感:关节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伴随明显灼痛,触摸患处有烫手感,常由尿酸盐结晶诱发炎症反应导致。
2、刀割样痛:急性发作时出现撕裂样锐痛,轻微活动或触碰即可加剧,与结晶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夜间疼痛更为显著。
3、压迫性痛:关节肿胀导致组织张力增高,产生类似重物压迫的闷痛,常伴关节活动受限,多见于发作后12-24小时。
4、持续钝痛:慢性期表现为间断性隐痛,尿酸盐沉积造成关节结构损伤所致,阴雨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发作期建议抬高患肢冰敷缓解,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严格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控制病情。
急性肾盂肾炎属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与感染范围、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有关,多数患者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可痊愈,但高龄、糖尿病或尿路梗阻者可能出现脓毒血症等重症。
1、感染程度单纯性肾盂肾炎表现为发热腰痛,通过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可控制,若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菌血症需住院治疗。
2、并发症风险合并肾乳头坏死时会出现剧烈腰痛及血尿,需影像学评估;糖尿病患易发生气肿性肾盂肾炎,CT检查发现肾实质气体需手术引流。
3、基础疾病存在尿路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梗阻时,感染易反复发作,解除梗阻是关键;免疫低下患者可能进展为肾周脓肿。
4、治疗响应72小时抗生素无效需考虑耐药菌感染,通过尿培养调整用药;肾功能受损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
建议监测体温及尿量变化,治疗期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完成14天疗程后复查尿常规,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