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直径9×5毫米的输尿管结石多数情况下难以自行排出。结石能否排出主要与结石位置、输尿管生理结构、患者饮水量、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1、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结石排出概率低于中下段,上段结石易卡压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治疗。
2、输尿管结构: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易在狭窄处嵌顿,9×5毫米结石可能需药物扩张输尿管或手术干预。
3、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流冲刷作用,但对超过8毫米的结石效果有限,需配合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辅助排石。
4、合并感染:合并尿路感染时需优先控制感染,否则可能引发脓肾或败血症,此时应禁用排石治疗并立即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根据结石成分选择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后保持每日3000毫升饮水量并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
肾结石通常建议在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引起梗阻、感染时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时机需结合结石位置、肾功能状态、患者症状等因素评估。
1、结石大小直径5-10毫米的结石是碎石治疗最佳适应症,过小的结石可能自行排出,过大的结石需联合其他治疗。
2、梗阻情况出现肾积水或输尿管完全梗阻时需立即碎石,避免肾功能损害。可能伴随腰部剧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3、感染风险合并尿路感染的结石需先控制感染再碎石,否则可能引发脓毒血症。通常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
4、肾功能状态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必要时先置入输尿管支架改善肾功能后再行碎石治疗。
碎石前后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