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膀胱结石手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通常与术后水肿、残余结石碎片或尿道刺激有关,多数情况1-2周逐渐缓解。排尿困难可能由麻醉影响、炎症反应、残余结石、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
1、麻醉影响:全麻或腰麻后膀胱肌肉暂时性收缩无力,导致排尿无力感。可通过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无须特殊用药。
2、炎症反应:手术器械刺激可能引发尿道黏膜水肿,通常伴随尿频尿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3、残余结石:碎石未完全排出可能堵塞尿道,伴有排尿中断或血尿。需复查超声明确,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二次手术。
4、尿道狭窄:长期结石刺激或手术损伤可能导致尿道狭窄,表现为尿线变细。需尿道扩张术或内镜下尿道成形术治疗。
术后应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辛辣饮食,若持续2周以上排尿困难或出现发热血尿需及时复诊。
88岁输尿管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高龄患者治疗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及基础疾病。
1、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需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1-2厘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高龄患者需评估心血管耐受性,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周血肿。
3、输尿管镜取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需评估麻醉风险,术后可能发生输尿管穿孔或狭窄。
4、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高龄患者需特别注意出血风险,术前需纠正凝血功能。
高龄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