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血糖低抽搐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注射葡萄糖、调整降糖药物、监测血糖等方式治疗。低血糖抽搐通常由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瘤、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进食含糖食物:立即口服15-20克快速吸收的糖类,如葡萄糖片、果汁、蜂蜜等,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低于3.9mmol/L需重复补充。
2、静脉注射葡萄糖:严重抽搐或意识障碍时需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后续以5%-10%葡萄糖溶液维持,该措施需在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
3、调整降糖药物:反复发作需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可能与胰岛素、磺脲类等药物过量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
4、监测血糖:发作后需加强血糖监测频率,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诱因及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并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
建议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避免空腹运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胰腺影像学检查,长期反复抽搐需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乏等。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相对不足有关,多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可通过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
3、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多数产后可恢复,但需密切监测以防母婴并发症。
4、特殊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单基因糖尿病、胰腺疾病继发糖尿病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遵医嘱规范用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